男人女人一旦組成家庭,就意味著兩人成了經濟共同體,兩個人的錢放在一起共同支配 。家裡誰管錢?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,有人認為誰管錢誰就有話語權,誰管錢誰就是一家之主,有些夫妻因為誰管錢這事爭得面紅耳赤,甚至還鬧離婚。
可見,結婚後誰管錢確實是繞不過去的話題,連大爺大媽相親都把這事提上了日程。
72歲的大爺想找個子高的老伴
72歲的劉大爺是長春人,一米七九的大高個,劉大爺笑稱自己個大心實。大爺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很自信,他稱自己從來不檢查也不吃藥,就連腿上有靜脈曲張也不去醫院看,只是用繃帶簡單纏著,纏了好些年了,完全不影響他的日常生活。
劉大爺目前在長春的房子是女兒的,自己沒房子,他說女兒不放心他一個人在這邊,這次回來他準備把房子賣了回北京養老,因為十幾年前他隨著女兒把戶口遷到了北京,一直跟著女兒在北京生活。
半年前,劉大爺的老伴去世了,為了打發時間,也為了活絡腦子防止老年癡呆,劉大爺每天跟電腦下圍棋,出去溜達,可回到屋裡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,這讓劉大爺倍感孤單。
身邊人也都勸他,趁著身子骨硬朗再找個伴。對于找伴這事,劉大爺有自己的要求,一是想找長春的,二是想找大個子,瞅著順眼的,大爺說要是能找到一米七以上能談得來的,他房子也不賣了,留在長春這邊陪著老伴一起生活,如果老伴願意跟他去北京也沒問題,反正怎麼開心怎麼來。
愛美的大媽生活豐富多彩,就缺個老伴
根據劉大爺的相親要求,紅娘為他牽線了71歲的于大媽,別看于大媽年過七旬,一身裝扮很顯年輕,大紅裙,淡淡的妝容,從穿衣打扮和精氣神看,大媽給人的感覺比實際年齡小很多。
于大媽平時愛穿衣打扮,她還有個最大的愛好,那就是跟著姐妹團全國各地旅遊,基本上年年都出去走一趟,別看于大媽一個月才2600元(約合新台幣11200元)的退休金,但她捨得為自己花錢。
于大媽平時還和閨蜜去老年大學唱歌跳舞,聽聽健康講座,每天的生活安排的豐富充實。于大媽說,之所以把生活安排的這麼滿,都是因為一個人的生活太孤單了。
于大媽有兩段婚姻,尤其讓她難忘的是第二段婚姻。和第一任丈夫離婚後,她在50歲那年遇到了第二任丈夫,老伴比她大十五六歲,把她捧在手心裡疼,工資本也交給她,2015年老伴去世。
在閨蜜的勸說下,于大媽終于決定再找個伴,她要求不高,只想找個年齡相當,聊得來的。
原以為兩人有戲,誰知道一個話題打破和諧
兩人見面後,劉大爺看到于大媽一米七二的個頭那是相當歡心,聊了兩句後更滿意了,在紅娘面前直誇于大媽個頭好,性格好。而于大媽也滿意劉大爺的個頭,覺得他面相忠厚老實。
接著,于大媽問起了劉大爺靜脈曲張的事,確定沒什麼大礙也不影響生活,于大媽才放下擔憂。兩人又聊起了各自的情況,越聊越投機,連一旁的紅娘都覺得兩人有戲。
可是接下來的話題卻打破了現場和諧的氣氛。
于大媽問起以後的生活規劃,問大爺錢咋花。劉大爺:「 你工資二千多,我四千多,生活在一起我拿2千,你拿1千出來行不行?一個月三千不夠嗎?」
于大媽的臉瞬間拉了下來,沉默不語,能看出劉大爺的回答讓她很不滿意。
紅娘看出于大媽的不悅,主動打破尷尬問起劉大爺:「你的意思是錢不都從你這裡出啊?」
劉大爺:「 你看她也掙工資呀,我多拿她少拿,她拿三分之一我拿三分之二,我認為她要是真心實意跟我過日子,就不會在乎這一千塊錢,你要是一分錢不掏全靠我出,你就是沒真心。」
于大媽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,她覺得既然兩人一起生活,工資就應該放一起,一起花。
劉大爺:「 都拿出來不現實,第二次走在一起,你什麼人我都不曉得,我要是都交給你,哪天你卷起錢沒影了,我上哪找去?」
于大媽表示,不瞭解之前可以按照劉大爺所說的兩人各拿出一部分錢,等兩人真正瞭解透了,還是要把錢放一起,這樣才叫一心一意過日子。
大媽這話說得沒錯呀,本以為于大媽的誠懇能得到劉大爺的理解,誰知道他接下來的說的話讓兩人再次發生爭執。
劉大爺:「錢放一起誰來管?」
于大媽:「 那肯定我來管,我有這個能力,過去都是我說了算,大事小事都是我張羅著辦」
劉大爺:「 戶口本一家之主都寫男的,我是一家之主我說了算,肯定我掌錢!」
于大媽臉上寫了一百個不滿,心裡裝了一千個不爽。
劉大爺私下跟紅娘說,他是男子漢一家之主肯定要管錢,女方管錢那不是來奪權了嗎,我權都交給你,那自己不就是小兵了嘛。
紅娘試圖說服劉大爺,劉大爺不為所動,再次強調要全面掌握經濟大權,女方有事跟他說就得了。
于大媽反擊:「那你有事跟我說不就得了,我也能說了算,你要讓我管錢,我肯定能管好,咱倆將近七千塊,拿出三千過日子,其餘的存起來,有啥事咱共同商量來,都別揣心眼。」
紅娘問起劉大爺跟前老伴怎麼生活的, 劉大爺說他管錢,前老伴什麼都不管,他一個月給前老伴50塊零花錢。
旁邊的于大媽聽不下去了,插話道:「 我看他就是大男子主義,接受不了」
兩人在誰管錢這事上都不願妥協,相親失敗。
寫在最後
兩人本來聊得挺好的,可就在誰管錢這事上鬧掰了。劉大爺覺得男人就該當家作主,之前他也是跟老伴這麼生活了大半輩子,每個月給老伴50塊生活費,其他的錢都他管;于大媽也說自己一直都當家管錢,覺得女人管錢更細心更合理。兩個人都想管錢,都想按照之前的模式,互不相讓造成相親失敗。
兩人在誰管錢上不願讓步,一是習慣了管錢,二是對再找的老伴缺乏安全感,不信任。
劉大爺確實有點大男子主義,他認為男人才是一家之主,男人就應該管錢,這種認知帶有很大的偏見。
那麼,一個家庭到底誰管錢比較好?
這個沒有固定的答案,不過大多數家庭都是女人管錢,女人比男人心思更細膩,也更擅于打理錢財,也有耐心處理繁瑣的事項。
但普遍情況不代表全部,有些女人花錢大手大腳,沒有規劃,這樣敗家的女人就不適合管錢,不然再厚的家底都會被掏空。
一個家、誰管錢,我覺得誰擅長打理錢誰管,誰更理智誰管。管錢的模式也有很多種,比如妻子管或者丈夫管,分開管,共同管,夫妻輪流管,夫妻按一定比例分開管…
其實家裡誰管錢不重要,重要的是夫妻間彼此的信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