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這個「動物出逃演習」真的太魔性了,畫風清氣可愛又搞笑,讓人忍不住大笑的

我走路带风 2021/11/11 檢舉 我要評論

安安,今天少女來和大家說說日本的「動物出逃演習」,眾所周知,鄰國日本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,因此整個社會的防災意識特別強。

如果某天,你在日本的動物園裡,看到穿著動物玩偶服的人在閒逛,請不要詫異, 恭喜你,很幸運地趕上了日本動物園一年一度的動物出逃演習。

動物出逃演習,可以算是日本動物園的傳統活動了,根據目前能查到的資料,日本的動物園在2004年就開始這麼幹了。

演習的目的很簡單,就是類比在地震、颱風等自然災害情況下,動物們,尤其是猛獸從飼養區出逃到公共區域的情形,然後園區工作人員就會把針對這種緊急情況的全套操作演練一遍,有時還會聯合員警署、消防署等一起演習。

在動物出逃演習中,出逃的動物們都是由工作人員套著玩偶服扮演的,真的很有反差萌。玩偶服也不知道是哪裡搞來的,形態都特別搞笑。

先來看看畫風正常一點的版本。

這是肌肉大猩猩。

這是蠢萌大猩猩。

這是高挑小老虎。

這是顏藝大獅子。

這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人忍不住要say hi的雪豹。

而畫風不正常的可就太多了!

賽馬場脫韁的駿馬。

滿臉寫著我是自願出(上)逃(班)的馬來熊。

沒有玩偶服但是也得硬著頭皮上的獅子。

看得出努力做得逼真了但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好笑的犀牛。

危險動作的御用替身——北極熊雕塑。

而斑馬是日本動物園莫名鍾情的「在逃動物」,經常出現在演習上,各種不同的版本眼花繚亂。

這只看著還有點可愛。

這只就有點詭異了。

到了這只也太誇張了吧!

不過笑歸笑,「動物出逃演習」可絕對是個正經演習,除了動物園方面,當地的員警署和消防署也會參加。

這項演習的目的是演練在地震、颱風等情況下,園內圈舍損壞後,動物出逃到公共區域時的應對方案,同時也檢查一下相應的器具。各動物園的演習步驟和內容都差不多。

一旦發現動物出逃,動物園首先要設立「對策本部」,一般由園長擔任本部長。

然後對策本部會一邊向園內下達避難指示,一邊聯繫員警署和消防署,會有工作人員即時通報「出逃動物」的行蹤並協助遊客疏散。

接下來工作人員會拿著帶有木棒的網具對「出逃動物」進行圍堵,而「出逃動物」為了突圍也會「攻擊」工作人員。

這些「出逃動物」最常用的招數是推搡,但一些身懷絕技的「出逃動物」也會趁此機會一展身手。

可以說,這部分是「出逃動物」的高光時刻,承擔了整個演習80%的笑點,同時也挑戰了全體人員的演技。

而演習中「受傷」的工作人員要順勢倒下,扮演傷患接受醫療救護,救護隊也會演習一遍包紮、胸外按壓、AED除顫等技能。

最終「出逃動物」還是會被再次圍堵,這時工作人員會開著車慢慢靠近它,並伺機發射麻醉針讓它昏倒。

當然,演習時不會真的發射麻醉針,但是「出逃動物」一定要配合假裝昏倒。又到了考驗演技的時刻,「出逃動物」此時紛紛變身影帝影后,昏倒方式也是五花八門。

內容未完結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